“不知道科技兴国能坚持多久。”
江易站在长安城楼上望着前方,还是担心未来科技展停滞不前。
而周边其他国家可能会得到一些技术,实力过一两百年后的大汉。
这毕竟是封建王朝,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。
也许大汉前三代皇帝还能励精图治,随着一代又一代传下去。
大汉国力可能会一天不如一天,文官会逐渐掌握朝堂话语权,停止科技展。
“陛下是在忧虑未来之事,到那时,我们都看不到了。”
陈默能理解江易的忧虑,到那时他们都不在人世了。
如今要做的就是把制度完善,为以后的展铺好道路。
“是啊,也许一百多年后,大汉不再繁荣强盛。纵观古今,没有经久不衰的王朝。”
江易也在想,他制定的这些国策,会不会让天下百姓感觉到疲惫。
感觉一个人是把几辈人的事做完了,有些事是不是太过于急躁?
出现像秦始皇和隋炀帝那样的情况,还是派人了解一下各地的情况。
有些政策考虑放缓,事情慢慢地做,让各地百姓和官员不会有太大压力。
江易时刻在想,大汉的繁荣强盛,也许只是表面。
不知有多少百姓还在忍饥挨饿,他个人能力毕竟有限。
真的想让天下百姓不在忍饥挨饿,希望他们钱袋子富余。
“陛下忧国忧民,乃是天下百姓之福。”
陈默也很少说奉承的话,但他知道江易是一位明君,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枭雄。
能为一位明君做事,自己将来也能够名垂青史。
“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天下万民,可能会有人反对,认为我所做的一些事劳民伤财。”
江易有时候在反省,也会及时调整政策。
“陛下不必过虑,他们会理解陛下的。”
根据各地的奏报,并没有生太大的问题。
这几年实行的政策,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。
就比如修铁路,打造蒸汽火车,如今很多人感受到了便利。
蒸汽火车能够运送很多货物,运送军用物资更是方便。
最好将铁路修道边境,将物资快运到前线,让那些将士及时拿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