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好,
他是我们这边的人,为己所用,而非敌人。
他的计谋,皆出自我手。
朱允熥说道:“那就照你所说的去做吧。”
“不过,切记不可露出破绽!”
杨士奇微微一笑,“我什么也没做,又哪来的破绽可露呢?”
朱允熥也不禁随之笑了。
杨士奇接着说道:“另外,殿下需要卧床休息几日,表现出伤势严重的样子。”
“我略懂医理,深知头部疾病复杂难辨。”
“即便是最顶尖的医者,也无法确定诊断。”
“太医院的御医再厉害,也看不出来什么。”
“这样一来,陛下既会对殿下的伤情感到心疼,又会感激殿下展现的仁德,而对于殿下那位兄长嘛……”
杨士奇淡然一笑,其意不言而喻。
“好!”
朱允熥答应了。
为了帮助朱允炆和吕妃摆脱困境,多卧床几天又何妨?
他突然想到一件事,于是将退朝后与老朱交谈并进谏的内容,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士奇。
朝堂之事,众人皆知,无需赘述。
但之后的事情,只有他和老朱两人在场,杨士奇自然不可能了解。
听完朱允熥的话,杨士奇击掌称赞:“殿下实在非常人。”
“这个创办军事学院和实施双主官制的办法,确实独具匠心,惊世骇俗,大胆却精妙无比。”
“有了这两项措施,困扰千年的武将专权问题,必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。”
“妙哉!妙极了!”
“如此高明的方法,也只有殿下能想得出。”
“我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!”
“殿下才华远胜于我!”
他的神情中满是真诚,充满敬仰。
这些年,尽管他四处漂泊,讲学读书,却始终坚守理想,未曾放弃。
心中始终挂念着国家百姓,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治理国家、拯救民众、强化军队的大政方针。
杨士奇从未想过有这样的妙策。
他对朱允熥由衷钦佩。
自己只能谋划些计谋,费尽心机,终究不过是小聪明罢了。
而吴王殿下却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治军之法,这才是大道啊!
吴王真是大才!
杨士奇对朱允熥的敬仰又加深了。
他虽未中举,却是真正的读书人。
心中所想的也是“学成文武艺,货与**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