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墨白剧烈颤抖:“严兄!你这是抗旨。。。陛下若知此事,必牵连于你!“
“抗旨的罪名,总好过让倭寇在朝堂多埋一颗钉子。“严楼从案头抓起海防图,“你教我的第一句为官之道,还记得么?“
周墨白愣住。那是嘉靖三十七年,严楼初到仁和县当师爷,他在县衙后堂说的:“做官如行医,要先治心,再治病。“
“治心当凭良知。“严楼将图册塞进周墨白怀里,“你的心,该去陪妻儿,而不是困在这吃人的衙门。“
窗外传来梆子声,五更天近。周墨白抱着图册跪下,重重磕了三个头。严楼背过身,盯着墙上“明镜高悬“的匾额,直到听见马蹄声消失在雪地里。
三日后,京城刑部衙门。严楼对着空了两页的卷宗出神,笔尖在“周墨白“三字上戳出破洞。
“大人,东厂有人递话。“书吏压低声音,“说浙江传来急报,周知县。。。在赴任途中遇刺身亡。“
严楼握笔的手骤然收紧,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团漆黑。他知道这是王三疤的手段,却只能对着卷宗冷笑。
“备马,去西直门外。“严楼扯下官服,换上青布长衫,“把那份官员贪墨案的密报,藏在城隍庙的香炉里。“
暮色中的京城街巷,严楼策马经过东厂缇骑的巡逻队。腰间玉佩硌得肋骨生疼,那是周墨白临走前塞回给他的。
城隍庙后殿,他摸着香灰里的纸卷,忽然听见房梁上有人轻笑:“严大人好胆识,竟敢私扣通倭证据。“
三道黑影从天而降,袖口翻出东厂腰牌。严楼反手甩出袖箭,直奔为首者面门:“你们该去查查,王三疤的货船,何时进的天津卫。“
缇骑首领避过袖箭,眼中闪过惊讶:“严大人果然机敏,不过——“他抽出绣春刀,“陛下要的是刑部的账本,不是浙江的破事。“
刀光映着神像冷脸,严楼忽然想起周墨白肩伤。那日在浙江,他看着挚友骑马远去,雪地上只留下两行浅淡的蹄印,像被岁月轻轻擦去的泪痕。
“想拿人,先过我这关。“严楼旋身避开劈来的刀锋,指尖扣住桌角的香炉,滚烫的香灰撒向敌人面门。
缇骑惨叫着后退,严楼趁机撞破窗纸,跃入icy的护城河中。河水灌进口鼻的瞬间,他听见岸上有人喝令:“追!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!“
水波中,严楼握紧怀中的海防图。图上的每道标记,都是他和周墨白踏遍浙江海岸线画下的。如今那人已“死“,而他必须带着这些秘密,在京城的虎穴里继续走下去。
上岸时,严楼躲进一处破庙。火堆舔舐着潮湿的衣襟,他摸出周墨白留下的玉佩,背面刻着极小的字——“师恩难忘“。
原来在烧证据时,周墨白偷偷将玉佩塞回。严楼望着跳动的火焰,忽然笑了。这一笑,混着河水的咸涩,也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“墨白啊墨白,“他对着虚空低语,“你教我治心,却不知我的心,早已在这大明官场的熔炉里,炼成了一块不化的铁。“
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,严楼换上偷来的锦衣卫服饰,混进东厂附近的小巷。他知道,接下来要面对的,比倭寇的刀刃更可怕——是这深宫中,无数双盯着他的眼睛。
而在千里之外的扬州,周墨白抱着年幼的儿子,站在客栈窗边。他望着漫天大雪,忽然发现远处街角,有个身影极像严楼的亲卫。
他轻轻扯动嘴角,将儿子往怀里拢了拢。从此往后,他不再是杭州府的知县,而是个普通的父亲。
至于那个在京城孤身犯险的人,他唯有在心里,祝他一路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