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熥儿,还不速速行拜师之礼!”
朱允熥脸上顿时露出复杂表情。
万万没想到,朱老三找来的竟是赫赫有名的方孝孺!
有了蓝玉、常升这些蠢货已经够麻烦了。
再添上个方孝孺……朱老三实在太过分!
要知道,历史上的方孝孺,可是把建文帝坑得够呛。
天下众多学士不选,偏偏挑中方孝孺!
方孝孺应该教朱允炆才对,怎能让其教自己?
若是平时,倒也无妨。
毕竟,方孝孺虽然计策**,但学识尚可。
不然,也不会被姚广孝称为“天下读书种子”。
撰写奏章文章对他来说易如反掌。
凭借他在儒林中的威望,将其留在身边,有助于笼络士人之心。
而且,此人忠诚,宁折不弯。
这些都是重用方孝孺的优点。
然而现在正值争夺储位的关键时期,身边有个这样的人拖累,十分危险。
朱允熥暗自抱怨,正思索如何推辞时,方孝孺再次跪拜。
“圣上,草民才疏学浅,不敢担当此任,无法担任吴王殿下的师父。”
此话一出,朱允熥顿时欣喜若狂。
正犯难找不到借口回绝,哪知方孝孺竟主动开口。
“大胆!”朱元璋震怒:“你不过是一介平民,朕召你进朝,让你辅导吴王,这已是极大的恩泽。你不但不知感恩,反而胆敢违抗圣旨?”
“你可知道,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四海之内,莫非王臣。”
“你是大明的子民,就该服从朕的旨意。”
“若自恃才华却不愿为朝廷效力,便是对朝廷不忠,对朕这个天子不忠,更是与天下为敌。”
“即便朕杀了你,抄没你的家产,也都是你罪有应得。”
方孝孺再度叩头,却毫不退让:“陛下尽管处死草民,却休想**草民教授吴王。”
朱元璋冷笑:“既然如此,那就别怪朕无情了!”
“来人,拖出去杖毙!”
“命有关部门抄没其家产,男丁充为官奴,女子送去教坊司,永世不得翻身。”
门外的侍卫领命即刻上前。
朱允炆挺身而出求情:“皇祖父,方先生乃宋先生的同门,在读书人中威望极高。”
“若皇祖父就这么杀了他,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寒心。”